首页 > 互动交流 > 访谈直播

深入解读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这场新闻发布会信息量很

2024-03-15    

  3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日前,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公布,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全面部署。

  为帮助大家更准确地了解文件精神和内容,今天我们邀请到:

  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言人张软斌;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建成;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双喜;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明亮;

  省水利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成接安。

  请他们深入解读文件有关内容,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张软斌副主任作解读。

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言人 张软斌: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昨天,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向社会公开发布。文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个主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文件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

  “两个确保”,就是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升,重点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通过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粮食储备调控能力等措施,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725.5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297.1亿斤。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是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强化产业帮扶、推进就业攻坚行动、加大对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脱贫群众支持力度,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三个提升”,就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是坚持农业“特”“优”方向,从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优化乡村产业平台建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做强做优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文旅融合和现代乡村服务业等方面发力,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乡村建设方面,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为抓手,重点是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布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生态治理、农业绿色发展和县域内城乡融合等,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全省建设3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2500个左右提档升级村,所有村全面开展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方面,重点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和建设平安乡村等方面发力,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  

  “两个强化”,就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重点是推动种业振兴、农机装备补短板、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推广、农业核心技术攻关等,推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试点等,实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推进。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重点是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从促进农民经营和就业增收、完善农民增收政策、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下功夫,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感谢张软斌副主任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人民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请问,今年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言人 张软斌: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023年我省粮食面积稳定增加,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在高起点上稳定粮食生产,关键是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一是稳定播种面积。通过优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程序,提高大豆种植补助标准,规范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落实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贴,落实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钱挣。通过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压实责任,落实产粮大县奖补等政策,调动市县抓粮积极性。

  二是提升单产水平。落实粮食作物大面积增单产行动方案,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重点是集成配套、大面积推广良种、密植、深耕(松)、秸秆还田、地膜覆盖、滴灌等增产技术,建设玉米“吨粮田”50万亩,开展小麦玉米两茬“吨半粮田”试验示范,推动20个县整县整建制、400个以上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等规模种粮主体开展单产提升行动。

  三是改善生产条件。坚持质量第一,提高高标准农田亩均财政投入标准,扩大整县推进试点,引导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等参与建设管护,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新发展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以上。推进30处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成新增、恢复水浇地60万亩。

  四是强化技术服务。组织各级农业技术人员沉到一线、进村入户,指导农民抓好田间管理、单产提升、防灾减灾等工作,把实用管用的技术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总结推广一批节本增产增收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倒春寒”“烂场雨”、冰雹、洪涝、干旱、病虫等灾害的预警预报,及早落实应对防范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谢谢!

山西日报记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今年是5年过渡期的第4年。请问,我省将如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向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张建成:

  感谢记者的提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三农”工作不容有失的底线任务。进入过渡期以来,全省上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力推进巩固衔接工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今年我们要乘势而上,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在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同时,集中更多资源力量支持脱贫群众增收、支持脱贫区域发展,长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

  一方面,要落实落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这是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要制度安排。关键要把好“一进一出”两道关口。“进”就是持续抓好监测识别,运用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舆情信访研判等方式,强化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及时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并识别纳入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出”就是加力推动风险消除,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针对性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存在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因灾因意外事故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应扶尽扶、确保帮扶取得实效。今年,全省将组织开展入户走访暖心工程,统筹县乡村力量会同各级驻村干部入户遍访,吃透村情民情,推动政策落实,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强脱贫群众的获得感。

  另一方面,要聚力聚焦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产业就业是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产业方面,保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总体稳定,组织实施产业帮扶带动工程,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四个一批”要求,分类推进帮扶产业发展,确保持续发挥效益。特别是按照多干多补、少干少补的原则,鼓励支持各地探索建立以奖代补、以效定补等机制,建立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帮扶和群众参与挂起钩来,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就业方面,坚持就地就近就业和有组织劳务输出两手抓,以务工就业托举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深化省际间劳务协作,继续落实好支持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健康发展,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吸纳就业渠道,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95万人以上。同时,加大对重点帮扶县的要素支持,在财政、金融、人才等方面集中力量倾斜支持,不断缩小发展差距。持续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就业帮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谢谢!

新华网记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请问,今年我省在加强耕地保护方面有哪些硬措施?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李明亮:

  感谢记者的提问,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就耕地保护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一以贯之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系统部署、强力推进。省自然资源厅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落实党政同责、强化共同责任、深化纪法贯通为抓手,推行五级田长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深入开展耕地保护整治提升行动,探索建立月度监测调度报告机制,积极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源头严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十三五”时期,高标准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近三年,耕地总量连续实现净增加;连续24年实现省内占补平衡。总的看,全省耕地保护形势稳定向好。

  2024年,将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重要引领,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着力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

  一是健全共管机制,确保责任考核严起来。围绕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重大问题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确保完成我省5649万亩耕地和474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重大政治任务。围绕完善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深化五级田长制,加强自然资源督察和行政执法、纪检监察、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贯通协调机制,守牢守好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是坚持量质并重,确保占用耕地补起来。着眼少占或不占耕地,从严加强源头管控,提前介入项目选址选线,指导建设单位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着眼严格落实“以补定占”,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规模与现状稳定耕地总量挂钩约束机制,把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纳入统一管理,确保全省耕地总量不减少。着眼拓宽耕地补充来源,统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新一轮耕地开发基金项目,特别是针对乡村振兴发展空间不足、耕地占补平衡压力较大等实际,今年全省垦造补充耕地10万亩以上,充分释放政策保障红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三是严格督察执法,确保违法用地降下来。持续强化耕地保护“长牙带电”硬措施,加大卫片执法省级核查力度,积极打造“天上看、空中查、地上探、网格巡”的智能监管体系。持续完善月度监测调度报告机制,公开通报重大典型案例,及时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强力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督促市县政府扛牢整改责任。持续深化巩固耕地保护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历史存量违法用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切实从源头遏制耕地“非农化”,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三晋大地的每一块良田沃土。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请问,山西作为干旱缺水地区,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农田水利设施补短板?

省水利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成接安:

  感谢记者的提问。十年九旱,煤长水短,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水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0.4%,是全国水资源严重贫乏省份之一。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连续实施了35项应急水源工程、大水网工程、“七河”“五湖”及岩溶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现代水网建设,有效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但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黄河水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水利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省水利厅通过加快贯通大小水网、建立合理水价机制、治理地下水超采、提高中水利用率、提升农业灌溉能力、深化“五水综改”六条举措,着力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支撑和水保障。特别是聚焦农业灌溉,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从保障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作出2023—2027年新增、恢复300万亩水浇地的部署。省水利厅按照“规划新建一批、续建改造一批、配套提升一批”的思路,以运城引黄灌区、临汾盆地、晋中盆地、忻定原盆地、朔同盆地五大灌溉基地和太行山、吕梁山两大灌溉片区为载体,新建19处大中型灌区,改扩建和续建改造57处大中型灌区,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基础。

  今年,将紧紧围绕新增、恢复60万亩水浇地的任务目标,实施30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优先配套完善大中型灌区的田面工程,建设从水源到田间地头的完整灌排体系,同时积极推广喷微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不断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持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附加值,切实保障好农业用水需求,为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水利贡献。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请问,今年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我省有何安排部署?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张建成: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我省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达到17677元,比上年增长8.3%。但要实现持续增收,也面临与全国差距拉大、市县不平衡等困难挑战。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一是挖掘经营收入。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等家庭经营项目。新发展设施农业16万亩。鼓励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新培育100家省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户,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推介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是稳住务工收入。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稳岗倾斜力度,稳定农民工就业。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把“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榆社古建工匠”等特色劳务品牌做大做强。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5万人。在全省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继续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同时,完善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是增加财产收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引导有条件的村规范开展收益分配,提高农民分红收益。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好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等农村资源资产,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四是拓展转移收入。持续加大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大豆、油料种植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政策,把这些补贴真正发放到位,让农民得到实惠。今年,我省大豆种植补贴由每亩20元提高到100元。同时,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严查套取、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权益。谢谢!

黄河新闻网记者:

  改革是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请问,今年我省在农村改革方面作出了哪些部署?有哪些新的改革举措?

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言人 张软斌: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在农村改革方面,我省坚持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聚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今年省委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强化改革驱动,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培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持续开展示范社、示范场创建,引导其联合与合作,组建行业协会或联盟,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

  二是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土地流转型和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出台我省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实施细则,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深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居间功能,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联盟、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全省生产托管面积达到3400万亩,服务小农户310万户以上。

  三是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长效机制,推广应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测平台,持续推动农村资源资产公开公正流转交易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省试点。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把符合条件的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

  四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支持760个行政村实施集体经济项目,鼓励村村合作、抱团发展。总结推介一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经营风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积极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整乡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改革举措集成增效,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谢谢!

中新社记者:

  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请问,山西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作出了哪些部署?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马双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发挥全省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的作用,会同相关厅局制定出台《山西省2024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围绕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就业、社会治理、要素流动“五个融合”,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推动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提高县乡村(户)道路联通水平。统筹配置供水水源,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一体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千兆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向农村延伸,优化提升乡村宽带网络质量。

  二是推动实施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和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健全县级医院与省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制度,完善“千名医师下基层”帮扶长效机制。构建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养老服务网络。

  三是推动实施城乡产业就业工农互促。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培育一批特色专业镇,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着力打造乡村e镇,构建“产业+电商+配套”生态。采用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动实现城乡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四是推动实施城乡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达标。推进“互联网+社区”“互联网+政务”向乡村延伸,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乡村教育、医疗、文化数字化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

  五是推动实施要素流动双向畅通。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健全政银企沟通交流机制,鼓励积极探索投融资创新模式。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非常感谢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五位负责同志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临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4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