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侯马市自然资源局盘活资源与提效并行

2025-09-02    

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是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战略性举措。

侯马市汇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建材公司,始终怀揣着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初心。2023年11月23日,该公司怀着扩大再生产、升级产品线的美好愿景,依法购得了位于侯马经济开发区的【侯政出挂(2023)6号】工业用地,地块面积17551.67平方米(约26.33亩)。

然而,购地后不久,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宏观经济下行、建材行业市场周期性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公司内部战略需重新评估等多重因素影响,原定的项目投资计划和开发建设时间表被迫一再推迟。尽管公司上下心急如焚,但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巨大的投资风险,决策层陷入了“欲建乏力、欲罢不忍”的两难境地。2024年底,该地块因未能按时开工,已在事实上符合闲置土地的特征,不仅占压了公司大量资金,更成为了公司的一块“心病”,该公司深感辜负了政府的期望,也对如何破局感到迷茫无助。

政府伸援手,雪中送炭暖人心

在公司一筹莫展之际,2025年6月初,侯马市自然资源局会同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公司,带着政策、带着方案、带着诚意,开启了一场令人感动至深的“精准帮扶之旅”。帮扶举措之细、效率之高、态度之诚,堪称新时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典范。

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预警”

亮点:智慧监测“早发现”,服务跑在风险前。

变“被动监管”为“主动预警”,侯马市自然资源局早已建立了先进的“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全程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哨兵”,自动对全市已出让土地的开发进度进行跟踪。正是在该系统预警下,该公司地块在超过约定动工日期后不久便被识别为“高风险关注对象”。侯马市自然资源局没有立即启动处罚程序,而是首先分析了潜在原因,判断其属于“非主观恶意闲置”,从而确定了“帮扶先行”的策略。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判式服务”,体现了政府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和人性化管理的温度。

二、精准把脉,一企一策,变“一刀切”为“对症下药”

亮点:组建专班“精准滴灌”,纾困解难到根上。

2025年6月初,开发区管委会和市自然资源局相关领导及行政审批、规划、住建局等科室骨干人员组建“闲置土地处置专项帮扶工作组”正式进驻该公司。深入调研“摸实情”,工作组连续数日与公司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进行多轮座谈,不回避问题,深入了解面临的真实困境,一企一策“开药方”,通过对市场信息研究、融资渠道、设计方案反复调整等。座谈中他们从不提“必须马上开工”的空话,而是帮助公司逐一分析堵点,一周内为公司提供了精心整理的《华北地区新型建材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和《侯马市未来三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清单》,用详实的数据,明确市场需求,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投资信心。

针对“决策迟缓”,工作组的领导甚至主动参与了公司的一次内部董事会,以“第三方专家”的视角,帮助公司分析项目利弊,厘清决策思路,有效推动公司内部形成统一意见。

针对“流程不熟”,面对繁杂的报建手续,工作组指定专人作为“专属代办点”,为公司提供了“全流程代帮办”服务。从材料清单准备到各项表格填写,全程指导,避免了公司因不熟悉流程而走弯路。

三、 机制创新,并联审批,变“长征图”为“高速路”

亮点:容缺受理“破壁垒”,极限压缩审批时限。

容缺受理机制,审批部门对该公司启动了“容缺受理”程序,允许公司在主要核心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先行进入审核流程,部分次要材料在规定期限内补交即可,为公司抢出了宝贵的建设时间窗口。

并联审批机制,自然资源、规划、住建局等部门打破串联审批的传统,依托工作组的协调,同步开展技术审查。过去需要一个个部门“拜码头”的事情,现在变成了工作组内部的“协同作战”。   

极限压缩时效,从公司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到最终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整个过程仅用了17天!这远远超出了公司预期,化解了公司最大的担忧漫长的审批周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侯马速度”,彻底解决了公司的后顾之忧。

四、 政策激励,优化环境,变“管理者”为“合伙人”

亮点:正向激励“添动力”,共建共赢优环境。

在整个帮扶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鼓励者”和“合伙人”的角色。开发区领导明确表示,对于像这样积极配合、迅速响应的公司,一旦项目顺利投产,将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并依法依规享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各项优惠政策。这种“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组合拳,让公司真切感受到在侯马投资创业不是孤军奋战,政府是公司最可靠的伙伴。

枯木逢春生,成效立竿见影

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该公司迅速焕发生机,成效立竿见影。一是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成功化解了因土地闲置可能带来的行政处罚、信用受损等重大风险;二是盘活资源,树立标杆,26.33亩宝贵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避免了资产浪费;三是传递信心,优化生态,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商界口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外溢效应,众多公司主表示,侯马市政府这种“雨中打伞”“雪中送炭”的做法,让企业主们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安全感,极大地提升了侯马市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和口碑吸引力,为全市乃至全省处理因公司决策困难导致的闲置土地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可复制的“侯马样板”,彰显了政府的卓越治理能力。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临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4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